請給我 台灣 . 日本 . 韓國 的文化特色
請 給 我 台 灣 . 日 本 . 韓 國 的 文 化 特 色 拜 託 唷 越 詳 細 越 好 例 如 : 分 為 幾 個 島 嶼 習 俗 小 吃 謝 謝 唷 !
台灣文化特色原住民文化......台灣的原住民族屬於南島民族
目前約四十多萬人。
依據人類學者的研究分析
原住民的屋架建築、火墾、吃檳榔、文面、皮衣製作、輪舞等文化習俗
都與傳統的南島文化相近。
過去大多數的原住民都是以傳統游耕及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方式
近年來靠近平地的原住民則與漢人的生活方式接近
但是部落組織的維繫仍然保留著。
布農族具有父系氏族制度;阿美族則屬於母系制度
部落的頭目擁有重要的權威與責任;魯凱族與排灣族則有貴族制度、雙系制度等。
原住民重視祖靈信仰
相信祖靈居住在山上
並且會保護族人收穫豐盛。
幾乎各個原住民族都有豐年祭
各族也有自己獨特的祭典
例如布農族的射耳祭(以箭射獸耳禱求獵穫豐收)與小米祭;賽夏族每二年舉辦一次矮靈祭
達悟族的飛魚祭
排灣族人的五年祭。
此外
卑南族重要的祭儀有海祭、男性的猴祭及女性的鋤草祭等。
南鄒族相信祖靈依附在收藏的貝珠中
因而有子貝祭;鄒族則有戰祭、收穫祭。
另外原住民的音樂和工藝也具有相當特色。
魯凱族的陶壺及琉璃珠製作、雕刻藝術
布農族的皮衣製作技巧、鄒族的揉皮技術。
布農族的多音部合唱、阿美族的無半音五聲音階則是其音樂特色。
客家文化......客家族群強調的文化
是以刻苦耐勞、堅韌剛強、開拓創業、團結奮進的「硬頸」精神而著稱的。
客家族群從中原遷徙往南發展並保持了強大凝聚力
在語言、風俗、習慣、文學藝術等方面
都留存著豐富的中原古風
守禮重義、好學問、講倫理的風氣
是客家民系的特質。
客家人自遷台之後
形成的客家庄
是強而有力的家庭組織
在昔時農業社會中
維持了穩定的生活方式
不但謀求經濟上的自給自足
也是對外共同抵禦及扶養老弱孤寡的依據。
在建築上
台灣客家有「宗祠」、「公廳」等客家特殊建築類型。
在建築材料運用上都是因地制宜
用泥土、火磚、木、竹
都以在地資源優先考量。
在建築色彩上吸收了閩南「紅磚紅瓦」的風格而非「白牆烏瓦」。
在空間格局的設計上堅持著公廳的家族性公共空間的規矩
另一方面也因地制宜形成在地化客家建築風格。
例如著名的新竹縣北埔天水堂姜屋、屏東縣佳冬蕭屋、六堆夥房與美濃菸樓等等客家傳統建築
都可以看到臺灣客家建築落地生根的具體軌跡。
在服裝上
過去客家人有自己的日常服飾「藍杉」
但現已成為表演的象徵性穿著
近來北部地區也有「客家花布」的服裝設計以及新創造的「客家杉」
期待成為新的客家服飾。
隨著族群意識的覺醒
台灣在2001年成立客家委員會
並舉辦「臺灣客家文化藝術節」、「客家桐花祭」
創設「客家電視台」
使得台灣客家文化得以充分展現。
節慶文化......台灣百年前即有許多大陸閩粵移民
生活方式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
節慶禮俗也與中國大陸大同小異。
春節、端午節、中秋節
是台灣的三大節慶
而每逢元宵節、清明節、中元節、七夕(乞巧節) 等中國傳統節日
在台灣民間也有相同或帶有特色的慶祝禮俗。
此外
尚有多項深具台灣特色的民俗慶典
如迎媽祖、鹽水蜂炮、東港燒王船、頭城搶孤等等。
【日本文化的影響】日本曾經統治台灣五十年
對台灣的治理從初期的鎮壓逐漸轉為同化
並經由總督府推動皇民化運動
要求台灣人說日語、穿和服、改日本姓名、廢棄民間信仰等等。
這種文化移植強烈的衝擊習慣於中國傳統的漢人
更使得當時知識份子所組織的文化活動或集會中往往帶有反抗的政治色彩。
但隨著統治時間的推移
不論接受與否
日本文化仍對於台灣仍有影響
除了在當時的硬體建設可以感受到外
許多層次的影響或習慣都是深入庶民文化的。
日治時期所留下的公共建築多具有日本風格
最具代表性建築的就是總統府;而台灣的「縱貫鐵道」仍延用日式的右駕左行系統;地名方面:高雄、清水、三重、板橋、崗山也都是日據時代移植自日本本土的一些地名。
而二戰前後台灣的歌曲受到日本歌謠的創作模式所影響
多帶有濃厚的東洋風格。
參考資料
http://st36.sivs.chc.edu.tw/~n750016/(
留言列表